长城和长城文化的不同理解

问题描述:

长城和长城文化的不同理解

长城在古代主要是为了军事而修建
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在古代,游牧骑兵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于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的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
但是仅仅依靠长城的消极防御并不能阻止有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北虏事迹》记载:“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余骑到,于花马池北镇边墩起,至石井儿墩止,拆开墙口一十二处,深入固原等地抢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骑到,于花马池北柳扬墩起至青羊墩止,拆开墙口一十六处,深入平凉临巩,直抵陇州,大掠而去.总制右御史邓章调榆林等处官军分布固原要冲,不能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变”,蒙古俺答汗于正面攻击古北口同时,从黄渝沟拆长城而过,明军不战自溃.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的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它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发挥了很重要的防御作用.长城的存在,对古人来说,也是一个防御入侵的精神防线.尤其在近代,中国人更是以长城做为中国的象征.在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号召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全体国民共同抵御入侵.
长城文化的核心是和平文化.长城是为了保卫和平,保卫安宁的.它的对立面是战争,它是防止战争的,或者说,它是迫使对方放弃战争的.所以说,长城文化是和平文化,或者,具体讲是防卫文化.中华民族包含多个民族,其中一部分要保护自己的安宁,要保护自己的和平生产和和平生活,因此,修起了长城.为什么长城到现在还有魅力?就是体现了人们的和平愿望.
长城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作为文化的载体,长城可说是中国的半部历史.长城文化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仅有一个物质的长城,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精神的长城,那就是自立、自卫、自强、自信,还有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必须统一,但统一要开放,要吸收各方优秀的东西,这样我们的民族就能很快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