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与松,竹被称为?

问题描述:

梅与松,竹被称为?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梅、竹、石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之意. 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 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门洞.
竹,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的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我家的“小园”里,我也种了几棵,长得不错,一年四季窗前总是绿影婆娑,也可算“占尽风情向小园”了.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箫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但是竹子有个缺点,就是平时不开花,没有娇艳之美.早熟禾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的通称.植物学文献中记载有75属以上,1,000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青篱竹属(Arundinaria)的少数几个种原产于美国南部,在该处沿河岸生长或生长于沼泽地区,形成浓密的竹丛.竹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便是它的写照.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东南亚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汇集的影响,雨量充沛,热量稳定,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子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而且处于主林层之下,过去很少受人重视.当上层林木砍伐后,竹子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很快恢复成次生竹林.竹子用途不断扩大,经济价值高,人们植竹造林,形成人工林.次生竹林和人工竹林,又以它强大的地下茎向四周蔓延扩大.因此,近几十年来,地球表面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1988年以来,热带森林平均每年消失 2,425万hm2,每分钟消失46.14hm2),而竹林面积却日益扩大.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约2,200万hm2.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的“炒作”,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梅花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象征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   松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松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好竹连山觉笋香 (宋·苏轼)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宋·欧阳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唐·李嘉佑)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元·萨都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爆竹声中一岁除 (宋·王安石)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杜甫)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宋·苏东坡)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宋·周邦彦)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苏轼)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唐·黄蘖禅师)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某尼悟道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宋)
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宋·陆游)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宋·杨万里)
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元·翁森)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