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

问题描述: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

曾子是他的学生,学生秉承师父的理念还有什么目的?学术的传承啥。你不看孔子是怎么教学生的,带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礼”和“仁”,无论干什么,都以此为准绳,“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仁”是他们师生的毕生追求。曾参耳濡目染还总结不出来孔子的学术主张?
曾参为孔子的后进弟子,入学时间上的延误,鲁钝的天资,在其思想成熟的时间上落后于其它弟子,但另一方面,又具有更深邃、更有耐力的特点。特别是孔子去世后,曾参独立生活实践的几十年间慢慢消化夫子教诲,结合自己的经验所得,从而对孔子学说特别是“仁”的感触和渴望尤其深刻。在政治上他讲究“修齐治平”,对自身的修养尤为看中,“吾日三省吾身 ”在生活中相当在乎“信”和“孝”,而信和孝也都是从“仁”的民众角度上衍生而来的,维护程度几近呆板(这方面的小故事有很多,在此不祥举),希望以此规劝权贵官僚治国平天下之前先修自身。但是在当时社会风气尤其是权贵不仁不礼的环境下,他放弃了自己的仕途和治国理念,齐楚两国奉他为上宾,均配于相印,他毅然辞仕而去,因为孔子的“仁”实在是“不亦重乎”,天下都一般黑,却只有他一个卫道夫,只有教授更多的人,民众才不会愚钝,权贵才不会失德,但这个过程又是相当困难的,孔子就成了最好的招牌,于是反复强调孔子对“仁”的主张甚至夸大也就理所当然了。也正因为如此才延续了孔道,开启了孟思二圣。有此护道之功也就被后人尊崇为五圣之一了。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人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擦。。。兄弟是哪段话啊?

曾子没这么说过~~
曾子倒是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的目的是鼓励人们要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