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一个问题
问题描述:
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一个问题
在这篇文章里面,有“佚之狐”和“烛之武”两个人物,请问这两个名字中的“之”是本来就是名字呢,还是一个把姓和名分开的一个助词?如果是后者,那么在古代或古文中是怎样的用法?
这个之字去掉可以吗?就是说比如烛之武这个名字是不是本名是烛武,只是在记录的时候加一个“之”?能不能有更权威的资料?
答
春秋战国人,姓名中间常加一个“不”字,如任不齐、韩不信、申不害、陈不古、吕不韦、萧不疑等,这个习惯一直沿续到东汉,那时更有直不疑、高不识、公上不害等.这里的“不”只是发声词,并没有实在意义.春秋时还有个习惯,有姓名之间加“之”,如介之推、烛之武、孟之反.春秋战国之前,取名很随意,常常是指物为名,孔丘、颜回、孔鲤、司马牛、李耳、墨翟,这些名都是出生那一刻,大人见到了什么,就以什么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