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来就菊花的现代文阅读答案
还来就菊花的现代文阅读答案
《还来就菊花》(王清铭)(有删改),完成后面题目.(18分)
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
菊花的品种繁多,累计已超过三百种,花色丰富,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茎疏叶且微”,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菊花首先是平民化的.孟浩然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赏菊,代代相续.同时中国百姓还将菊花晒干,泡制清凉解毒的菊花茶,用菊花泡酒,制成“菊花酒”.更直接的是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不是高人隐士的专利,而是雅俗共赏的.“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无论亭榭还是茅舍,我们都可以看到菊的身影,“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也是老百姓所共享的.至于“人比黄花瘦”的感伤自有特定背景,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是老百姓所共享的.
菊花什么时候开始“归隐”,我不甚了了.“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成为隐士身份的象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成为爱菊的始祖.后来有很多读书人在官场失意,或不甘束缚,纷纷效仿他隐逸山林,与菊相伴,过*闲散的生活.菊的纤瘦身影变为隐逸者的写照,菊的幽香成为独立精神的营养,至今我们翻读史书,还能嗅出菊一般的芬芳.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赞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
菊花在这里虽然被文人赋予阳春白雪般高雅的身份,但仍然是老百姓的“下里巴人”,就如很多的力量从民间孕育一样.菊花自有其不畏严寒、不萎尘泥的刚烈品性.平民诗人白居易赞叹:“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唐代起义军首领黄巢,这是一位从民间走出的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在他的笔下披上黄金甲,幽香也成了杀伐的阵势.他一反文人以菊象征孤高绝俗的老调和感怀悲秋的习气,义愤填膺地抒发改天换地的伟大抱负:“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可惜这样气势磅礴的诗鲜有继作,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似乎也萎落枝头,让后人叹惋了.当然这样的菊花在现在为数甚多的菊花展上是很难看见了.
秋风日益凛冽,观者如潮的菊花展又开始了,我也应回到乡下老家,去看看满山的菊花.
以还来就菊花为题的好处?
精锐教育提醒你:1.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对菊花进行了说明?(3分)菊花的造型→ → → 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菊花?(至少写出三种)(3分) 3.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