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与友人的谈话还可以怎样回答

问题描述:

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与友人的谈话还可以怎样回答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一、基础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答案:南朝宋 刘义庆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与友期约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下车引之
  (6)期日中:
  (7)尊君在不:
  答案:(1)约定(2)才 (3)回头看 (4)离开到(5)拉(6)约定
  (7)“不”通“否”,在问句尾表示询问.
  3.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答案:(1)义无反顾(2)怒不可遏(3)至死不悟信誓旦旦
  4、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1)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
  (我父亲)等了你好久(你)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2)在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
  (3)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来比拟.
  5.课文默写.
  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
  答案: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天礼元方入门不顾
  二、阅读.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 无礼: 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答案:1.信用礼貌拉
  2. (1)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2)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头都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
  3.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文()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答案(10分)
  1.(2分)(1)约定 (2)才 (3)丢下、舍弃 (4)拉
  2.(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4.(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5.(2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课外迁移
  (一)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解释加粗字.
  (1)窃入学舍:
  (2)听已:
  (3)冕因去:
  (4)恬若不见:
  2.翻译下列句子:
  (1)王冕者,诸暨人.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3.划出本文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答案:1.(1)私下(2)毕,完(3)离开(4)安详的样子
  2.(1)王冕是诸暨人.(2)(王冕)傍晚回家,忘记了他放牧的牛,父亲非常生气地打了他一顿.(3)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神,何不由着他呢?
  3.第一层(第1句):交代故事主人公王冕的基本情况.第二层(“七八岁时……父怒挞之”):记叙王冕因为学习而丢了牛的趣事,表现王冕的聪颖和好学.第三层(“母曰……恬若不见”):记叙王冕在“恐怖”的寺庙中坚持读书,表现王冕的勤奋好学.
  (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1)抛弃他(2)离开(3)病
  2.(1)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
  (2)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竟然侵入讲道义的地方.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这种品格很值得赞扬.(如自己有不同看法,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希望能积极思考,另辟蹊径谈看法,但不可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