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赏析,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赏析,知识点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贾谊).”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基于本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