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以前的状况
黄河以前的状况
急
黄河早先并不叫“黄”河,而是叫“河”.“河”被称为“黄河”,就是由于河水的颜色变了,所以黄河就姓了“黄”.“黄河”的名称始于东汉,但是不是说河水在此以前就不黄,最早到汉代才开始变黄的呢?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已有文字记说河水不清了.
不过,汉代时河水的黄色变得更引人注目了,以致人们用“黄河”来称呼它,说明这个时候含沙量有了显著增加.如在汉朝中期有位大司马史叫张戎(字仲功)的说:“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这是在汉早期还没有人说过的现象.在前汉中期以浊流闻名的是泾水.在汉武帝时,“泾水一石,其泥数斗”,在那时引泾水来灌溉农田,还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泾水和渭水流域,是黄土高原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而随着这种开发,原始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致使河水愈来愈浑浊,大概发展到东汉时期变得显眼了,从而有了“黄河”之名.
从历史记录来看,自从黄河混浊以后并非总是混浊,它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所谓的“河清”.有记载的共有三十多次.历代的史官比较注重这种现象,认为是国家的祥瑞.
(一〕历史上关于“河清”的记载,肇始于东汉晚期,说明在此以前,相对来说,河清现象可能比较习见,并非异事.自东汉以来,黄河含沙量增加,浑浊更甚,故“河清”便成为国家的祥瑞,笔之于史.
(二)清浊是相对的概念,说河清,只不过比平时水色较淡而已,所以记载中说河清到“纤鳞毕见”、“澄莹见底”、“清如井水”的情况并不多.
(三)“河清”出现的时间大都在夏涨之前,或秋汛之后,大多出现于冬季和春季,特别是农历11、12月枯水季节.在比较干旱的季节,水土流失较微,放出现较清的水色是有可能的.
(四)由于历代都把“河清”作为国家的祥瑞,并同当时的政治变化或斗争挂钩,故可能有些是不真实的.只是为政治需要而作,有的是地方官员为了升官进爵的虚报,有的则可能只是谣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