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问题描述:

《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是朱熹其一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一)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赏析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后世影响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